(资料图)
“能获此殊荣,我很开心,未来也将继续努力为家庭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。”昨天,在“艺尚临平·阅享跃动”2023临平区第二届“俞樾读书节”上,马铁女上台领取了2022年度“俞樾书香家庭”奖项,“父亲要是还在,一定比我更激动。”
“听母亲说,在我还未出生时,父亲就暗暗下定决心,要培养一个会写诗的孩子。”马铁女告诉我们,她的父亲马根发前半生跌宕坎坷,是诗歌给了他“无论如何都有在大地上行走的勇气”。因此,他希望子女也能够在未来纷繁复杂的生活中,通过诗歌找寻内心归处。
父女俩在北京鲁迅文学院的合影
马铁女回忆,从8岁起,每天晚饭后的大部分时间,父亲都会陪伴她背诵唐诗宋词。“他还要求我在笔记本上写下对每首诗的理解。”马铁女说,“那时候小,贪玩,对父亲‘强制’背诗的做法有点生气。”但是慢慢地,在父亲的引导下,马铁女开始对背诗、写诗产生兴趣,“小孩子嘛一开始写东西稀里糊涂的,但只要有一点点的进步,我都会得到父亲的特别嘉奖。”
17岁那年,马铁女的诗作《卖橘子的妈妈》在《海南特区报》刊发。“那天父亲双手捧着报纸直奔回家,反复跟母亲说,这极其珍贵,要好好保存起来。”自那以后,她写诗的积极性更高了。
后来,马铁女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,并辗转换了多个工作,期间也有几年时间停止了创作。“可当我偶然再次开始读诗、写诗时,才发现诗歌真的可以让我寄托感情、栖息灵魂。”重新提笔创作的马铁女利用业余时间写诗,先后出版了《含情的芙蓉花》《嘉研的芙蓉花》两部个人诗集,以及《父女诗选》两部合集。此后,父女二人陆续在全国各类报刊发表诗作、散文500余首(篇),获全国诗歌、散文大赛奖项十多次。
如今,马铁女担任临平区《藕花洲》杂志的责任编辑,从全国各地征集诗歌并组织刊出。“与诗歌在一起,永远不会叹息。”马铁女说。
去年3月,马根发不幸因病离世。前段时间,马铁女在整理父亲遗物时,意外发现了几摞厚厚的作品集,都是被父亲珍藏着的她儿时的作品,“哪怕是当时随手写在一张卡片上的小诗,竟也被父亲珍藏了几十年,我才明白,原来父亲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去培养我。”
马铁女儿时的作品和笔记
笔墨当随时代传承。令人感到欣慰的是,马铁女的儿子王泱人从小在外公和妈妈的熏陶下,也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作品多次被发表。“一家人、一案书、一盏灯、一首诗,我们会继续带着父亲的希望和嘱托,用诗歌充盈余生,浸润家庭。”马铁女说。
5月14日,郑州经开区第五大街一地铁口,一个核酸采样舱已布点就位,市民有序进行核酸采样。郑州经开区宣传部供图近日,河南省发布《河南省
稳就业保民生。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办,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河南省2022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将于5月16日启动,持
政策内容由河南省(郑州市)12320卫生健康热线整理(截至2022年5月15日上午9时)01进入郑州市市域外入(返)郑人员须查验两码一证,即健康
5月15日是全国公安机关5 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,河南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经济犯罪案件,作案手法曝光。信阳宋某等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2
给独居老人发放蔬菜包,骑着三轮车为居民送快递,把多余的蔬菜和可乐送给邻居……上海本轮疫情中,河南籍29岁的刘鹏程在小区主动当起了志愿
X 关闭
X 关闭